首页 / 八字运势 / 正月初七是什么日子 正月十三是什么日子

正月初七是什么日子 正月十三是什么日子

2025-07-15 13:36 八字运势

正月初七是什么节日 每年正月初七是什么节日

1、正月初七被称为“人日”,亦称“人胜节”、“人庆节”、“人七日”等。传说女蜗初创世,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,于第七天造出了人,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。

2、关于人们过初七即人日的传说主要是女娲造人说。古代对新年开始的几天有一种说法,就是因为在传说中,女娲在七日中每日造一种生物,初一造了鸡,初二造了狗,一直到初七造了人,故一年里最开始的几天,按照女娲造物的先后次序分别称为鸡日、狗日、猪日、羊日、牛日、马日和人日。于第七天造出了人,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。

正月初七是什么日子

正月初七是人日。

正月初七,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,即人的生日,民间曾把这天叫“人日”“人日节”或“人胜节”。中国人民在这一天戴人胜,吃七宝羹,吃面条,登高赋诗。

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,魏晋后开始重视,古代人日有戴“人胜”的习俗,人胜是一种头饰,又叫彩胜,华胜,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、剪彩为人,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。

唐代之后,更重视这个节日,每至人日,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,又登高大宴群臣,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,则主一年人口平安,出入顺利,俗称“人日子”。

人日习俗

1、农历正月初七,成都市民会一大早就出家门,或携妻将子,或呼朋引伴,乐滋滋地前往西郊杜甫草堂,参加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人日游草堂活动。

2、每逢初七到来之际,在江门、新会、鹤山、开平等地,从城市到乡村,几乎家家户户要做“人日菜”。 广东五邑地区的“人日菜”也称“吃菜茶”、“吃盆菜”。

据了解,在正月初七早上,家家户户都会用煎堆、炒米、芥菜、番蕃薯、芋头等混在一起煮,老老少少都要吃上几口,以祈求一年人口平安,丰衣足食。

初七是什么日子

农历正月初七是人日节。

人日节又称人胜节、人庆节等,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。在农历正月初七,是人类的生日。

大年初七为人节,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,相传女娲创世时,先捏造出来的是猪马牛之类的动物,待到第7日,才造出来了人,因此这一天,是人类诞生的日子。

而这个节日刚开始是汉朝,等到魏晋时期,大家则是注重,再到唐朝,人们就更加重视这一天了,皇帝会登高宴请群臣,还会赐下彩缕人胜。

正月初七的习俗:

1、吃七宝

初六吃素菜,初七吃七宝,在过年这段时间,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以荤菜为主,常吃也会出现腻住得鲜香,每到这一天,每家每户都会用七种素菜煮成七宝羹,然后给家人吃。

2、吃面条

在正月里,除了饺子汤圆外,面条也是不能少的,特别是在初七这一天,初七又叫人日子,在这一天大家都要吃面条。

3、捞鱼生

除了吃团圆饭外,在南方一些地区,还有捞鱼生的习俗,全家坐在一起,盘中放上鱼肉、蔬菜和酱料,之后大家开始捞鱼生。

4、吃煎饼

初七是在立春之后,因此在这一天,像是北方地区,除了面条外,还会吃煎饼,也叫春饼。

5、出游、登高

在古时候,这一天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,延长至现在,就变成了全家一起出游的登高的日子了。

正月初七,十七,二十七是什么日子?

正月初七,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,即人的生日,民间曾把这天叫做“人日”“人日节”或“人胜节”。中国人民在这一天戴人胜,吃七宝羹,吃面条,登高赋诗。

正月十七是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,这天有“人气日”、"送蛐蜒蝎子"节、“老鼠嫁妮儿”、落灯日、收灯日、针刺日、白虎启齿日、拉死鬼、苗族"芒哥节"。

正月二十七,也是民间传统的“管老年”的日子。正月里初七为“人气日”又被称作“人胜节”,在很多地方把正月里三个带七的日子分为:初七“管小孩”、十七“管中年”、二十七“管老年”。

相关习俗:

1、摊煎饼

中国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“盒子菜”(熟肉食品),并在庭院摊煎饼,“熏天”。

2、吃七宝羹

用七种菜做成的羹,在人日的时候食用,以此来取吉兆,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、医治百病。各地物产不同,所用果菜不同,取意也有差别。

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学习参考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邮箱联系我们删除!
全部评论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