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文化遗产有哪些,农业文化遗产有哪些类型?
我国拥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,资源遍及神州大地。
从空中俯瞰新疆吐鲁番地区,可清晰辨识出巨型的沙漠绿洲。这是坎儿井暗渠灌溉而成的美丽景象。
坎儿井通过地下水渠将远处雪山消融的雪水引到下游的绿洲腹地,沿途避免了极度干旱地区的地面蒸发,使有限的雪水成为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的不竭源泉,滋养了沿途各族人民。
“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”于2013年被农业部列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。 夏 铨摄
浙江庆元林-菇共育系统被称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生产系统。千百年来,菇民合理利用森林资源,使得森林资源保育与食用菌产业栽培协同发展。姚家飞摄
戈壁红驼属于世界珍贵畜种,是国家二级保护畜种,素有“草原珍珠”美称。
图为农业遗产专家曹幸穗教授深入荒漠考察戈壁红驼状况。
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州的元阳、红河、绿春、金平境内,总面积82万亩。其中,延绵哀牢山脉的20多万亩梯田已有1300多年的耕种历史。黄兴能摄
植保专家、高级农艺师崔应国(左二)和防治白姜瘟病的研发团队正在安徽铜陵姜田观察防治效果。 梅建广摄
截至2020年底,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了62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,我国占15项,位居世界首位。2012年,我国设立“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”保护项目,目前已经审批了5批共118项国家级农业遗产项目。
中国是最早响应农业遗产保护倡议的国家之一。
以保护利用的核心价值区分,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可分为生态复合、作物资源、畜禽资源和传统技术等4大类型。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类型最全、动植物资源最多、传统知识体系最丰富、农业遗产的历史最悠久。